為加強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和交流,擴大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中心的作用,提高所在領域的學術研究水平,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暫行管理辦法》及實驗室發展規劃,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誠邀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進行申請,鼓勵與本室人員聯合申報。實驗室將本著“公平競爭、科學評審、擇優支持”的原則,經形式審查、初評、重點實驗室教授委員會審議,重點實驗室主任會議審定,擇優立項?,F將2020年開放課題指南公布如下:
一、開放課題資助研究方向
1.纖維成型理論與技術;
2.纖維表界面調控研究;
3.紡紗理論與技術;
4.功能性紡織品的設計與紡織成型;
5.紡織品的生態印染與整理;
6.紡織品的智能制造與信息化。
二、開放課題資助原則
1.開放課題主要資助對象應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并在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產業部門中有科研基礎的人員;
2.鼓勵年青人才脫穎而出,優先支持45歲以下中青年專業人員作為開放課題負責人申報;
3.開放課題負責人不能同期承擔2項開放課題;
4.鼓勵學科交叉以及與本重點實驗室優勢互補的研究課題。
三、資助額度及期限
開放基金課題資助額度為3~5萬/項。研究期限為兩年。
四、開放課題的申請程序
1.申請人根據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指南,填寫“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申請書”(見附件);
2.申請人所在單位審核同意,并加蓋公章;
3.申請人將紙質檔《申請書》(一式三份)于2020年11月3日前報送至本重點實驗室,同時將電子檔《申請書》發送至電子郵箱fzxcljgjs@wtu.edu.cn,逾期不予受理。
五、考核指標
1.符合實驗室研究方向和開放課題指南,在纖維、紡紗、紡織品設計與成型、紡織品制造與信息化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創新性成果。項目完成后須提交結題報告、項目研究成果原件或復印件,進行驗收。
2.鼓勵發表“三類高質量論文”,即發表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以及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的論文。課題發表署名重點實驗室的“三類高質量論文”不少于1篇,論文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通訊作者)完成單位必須有重點實驗室標注。
3.重點實驗室單位標注為“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英文名稱:Supported b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w Textile Materials and Advance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另須明確標注“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課題號XXX”(英文名稱:Supported b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w Textile Materials and Advance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No. XXX)。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于老師
聯系電話:027-59367810
電子郵箱:fzxcljgjs@wtu.edu.cn
通訊地址: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號武漢紡織大學陽光校區崇真樓北樓B3033室,郵編430200。
附件: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申請書
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0年10月28日
附件:
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申報書.doc